《平面設計×自由接案》2025年在家工作必備指南:打造自己的遠端工作空間!
經歷了幾個月(目前是第 7 個月)的自由接案與在家工作,逐漸適應與業主的協作模式,也發現了一些遠端工作者常用的高效軟體。雖然在家工作擁有高度彈性,但如何維持高效產出、管理時間,並與團隊、合作夥伴順暢合作,仍是最大的挑戰。
本篇將分享如何打造理想的居家辦公環境,並推薦自由工作者與遠端團隊必備的工具,讓你在家工作更順手,生產力翻倍!
1、建立理想的遠端/在家工作的環境
確實區分 工作 與 非工作 區域
獨立工作房間:若有書房或可用的獨立房間,這是最佳選擇。
專屬工作桌:若無獨立房間,可使用特定區域(如書桌、電腦桌、餐桌甚至小茶几)作為工作空間,由於我是租屋,平常在家工作只有小狗們會干擾我,若你是跟家人同住,記得與家人溝通工作時間,避免在家工作時被家人打擾,影響到工作效率。
必備硬體設備
電腦桌與人體工學椅:人體工學椅是我之後想購入的,畢竟長時間久坐,需要適當支撐,減少肩頸與腰部負擔。
抗噪耳機:很多人喜歡帶抗噪耳機工作,避免環境噪音影響專注力(例如我現在的租屋處,樓上正在裝修,那聲音真的很吵)。
無線滑鼠:無線滑鼠真的比有線滑鼠好用,我連在公司工作時都把公司配備的有線滑鼠拿掉,改用自己的無線滑鼠,這樣可以提升手腕的舒適度與工作效率,。
照明設備,一定要買工作燈:適當的白光照明,避免眼睛疲勞。
穩定網路環境:在家工作一定要有穩定的網路,它影響 工作效率、溝通順暢度 和 資料安全性,具體來說:確保視訊會議順暢、提升檔案同步速度、減少訊息延遲
2、個人時間管理 App
行事曆與待辦事項工具
Google Calendar(我每天用):整合 Gmail、Meet,輕鬆管理日程。
Edo Agenda(別人推薦):結合 Google 日曆與筆記功能,方便視覺化規劃。
Todoist(別人推薦):簡單好用的待辦清單,可設定提醒與分類。
MindNode(別人推薦):心智圖工具,適合整理想法與工作規劃。
3、團隊協作工具
專案管理與進度追蹤
雲端資料管理
Notion(我正在嘗試用):集記事本、資料庫、專案管理於一身。
即時溝通與會議工具
Zoom / Google Meet / Microsoft Teams(業主愛用):視訊會議必備,適合遠端開會與協作。
4、 提升工作效率的 AI 工具
ChatGPT(我最常用):可幫助撰寫內容、整理資訊、靈感發想。
Claude(我最常用):可幫助撰寫內容、整理資訊、靈感發想,其實比ChatGPT好用。
Midjourney(我很愛用):AI 圖片生成,適合內容創作者。
DeepL(別人推薦):比 Google 翻譯更自然的 AI 翻譯工具。
5、遠端存取與雲端同步
Google Drive (我每天用):檔案同步與備份,隨時存取。
6、遠端工作的 3 個效率技巧
使用音樂/白噪音:播放背景音樂或白噪音提升專注力(我自己是用 Spotify )。
管理時間:我自己是直接用 手機內建鬧鐘和計時器 來計時工作與休息。
定期回顧工作日誌:雖然有 Notion ,但我現在其實還是習慣用 ipad手寫備忘錄 。
在家工作很需要合適的環境、設備與工具來支撐效率與生產力。從 區分工作空間、挑選舒適設備 到 運用合適的數位工具,每一個細節都能影響遠端/在家工作的順暢度。
同時,穩定的網路、有效的時間管理 以及 保持與業主、合作團隊夥伴的溝通,都是成功遠端/在家工作的關鍵。
而 AI 協作軟體日新月異,新工具不斷推陳出新,但關鍵不在於追求最新,而是選擇 最適合自己、用起來順手且符合工作習慣的工具 。無論是時間管理、團隊協作,還是專注力提升,找到最符合需求的解決方案,才能真正提升遠端工作的效率與品質。
每個人的工作模式都不同,我也還在持續嘗試、調整,一起努力吧!
留言
張貼留言
謝謝你點進來看我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