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平面設計×自由接案》自由接案不是耍廢!在家工作的時間管理全攻略
以前當上班族的時候,最痛苦的就是每天早上要很早起床、化妝、匆忙擠捷運、趕著8點到9點之間抵達公司,早餐可能只有一杯咖啡。但現在轉為自由接案、在家工作後,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工作,不需要再跟別人一起擠車、擠時間。
不過,在家工作並不代表可以隨性過一天,時間管理反而變得更重要。
這篇就來分享我如何安排一整天的時間,以及如何提升在家工作的效率。
9:00 - 10:00 | 緩慢開機模式
這段時間是我的「早晨儀式」,讓自己從睡夢中慢慢恢復。
- 刷牙、洗臉、保養(約 20 分鐘)
- 吃早餐(約 15 分鐘)
- 餵小狗吃飯、摸摸他們,陪玩一下(換水、換尿墊)
這樣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個小時,但對我來說,這是最溫柔的開場儀式,讓自己用輕鬆的心情迎接一天的工作。
但工作時間其實並沒有死板的規則,偶爾會早起( 7:00 或 8:00 起床,那整天的安排就會根據起床時間順勢調整,靈活分配工作與休息。)
10:00 - 10:30 | 檢查E-mail信箱與任務清單
打開電腦後,第一件事就是確認當天的待辦事項。
先收發 E-mail,查看業主或合作夥伴是否有來信、新的需求,並在這個時間回傳已完成的設計。接著檢查 Asana 和 Trello(專案管理協作工具),確認是否有新的指派任務。
透過這個流程,可以快速掌握當天甚至一週的工作優先順序,避免臨時手忙腳亂,提高工作效率。
10:30 - 18:00 | 工作時間(中間穿插午休、休息與換小狗尿墊)
在家工作的好處就是彈性大,但也要適時安排休息,避免過勞。
- 我的午休時間並不固定,會視當天的工作進度決定。
- 但我一定會小睡片刻,以前當上班族幾乎不午休,現在會和小狗一起睡一下,讓精神恢復更好。
- 通常工作 1 小時 → 休息 15 分鐘,避免久坐與眼睛疲勞
- E-mail和Asana我都有開通知,避免漏掉訊息(E-mail通常18:00後不看)
18:00 - 21:00 | 晚餐與加班時段
有時候圖量較多,不一定能準時在 18:00~19:00 下班,若當天工作量不大,則可能在 17:00 提前收工。
如果當日工作量較大,會在 19:00 前先吃晚餐(小狗們也要吃飯),然後繼續工作到 21:00。但有一點很重要——不讓工作影響作息。
若 17:00 後才收到新的任務或修改需求,通常會安排到隔天處理,避免當日時程被打亂。無論如何,都會在 00:00 前準時睡覺,這也是我選擇在家工作、自由接案的核心原因之一——維持健康的身體。
很多自由工作者因為「時間自由」,反而熬夜趕工,導致日夜顛倒。但既然選擇在家工作,就應該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安排時間,而不是讓工作影響身體。
21:00 - 00:00 | 放鬆與睡前儀式
這段時間我不會安排耗腦的工作,而是讓自己慢慢進入休息模式。
- 讓自己遠離書桌,眼睛已經盯了一整天的電腦,遠離工作區域才能進入下班模式
- 繼續摸摸小狗、抱抱小狗或帶小狗出門走走 能讓自己更放鬆
- 保養臉與身體 洗澡、化妝水、乳液,簡單的保養自己,睡前讓肌膚和身體都進入舒適的狀態
最重要的是,我一定會控制在 00:00 準時上床睡覺,避免影響隔天的精神狀態。無論如何,一定要睡滿 8 小時。
在家工作的小訣竅
建立專屬的工作區域:即使沒有獨立的工作室,也應該固定在某個角落工作,讓自己在下班後能夠切換回「休息模式」。如果跟我一樣是租屋族,住在小套房,可以把書桌區當作工作區域,離開書桌就代表下班,關上電腦就象徵結束工作。同樣地,當你坐到書桌前,就表示進入工作狀態。千萬不要讓工作區與生活區混在一起,固定一個專屬的工作空間,才能讓大腦清楚區分「上班」與「下班」,不讓工作的壓力無限延伸到生活中。
當然,我也不是每天都在工作。
目前我的接案量不大,一週大約工作 3~4 天,加上還要固定回診看醫生,選擇這樣的工作模式,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讓自己好好休息,慢慢恢復健康。所以,我不會像在以前在公司上班時一樣,每週工作 5 天甚至 7 天。
我的休假日不固定,通常安排在週日、週一和週二。如果工作提早完成,或者當週案量不多,週三也可能變成休息日。有時候一天只需要 3 小時就能完成所有工作,沒有排程的日子,就會出門晃晃、帶小狗去公園散步,或是看看電子書。當然,追劇、看動畫、看漫畫也是日常放鬆方式之一!身體狀況好的話,就會跟朋友來個下午茶約會之類的。
很多人羨慕在家工作,覺得可以不用通勤、時間自由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。但真正的挑戰在於——能不能維持穩定的作息。
事實上,能不能維持穩定的作息,才是決定你適不適合這種工作模式的關鍵。
做好自我管理
在家工作最重要的是自己管理自己,如果長期沒辦法把每天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安排好,那你可能不適合這種工作方式。時間一旦沒管理好,事情做不完、生活作息亂掉,最後不僅壓力更大,還可能影響健康。
對我來說,選擇自由接案,不只是為了工作本身,更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健康、更符合自己的步調。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適合的工作模式也不同。
所以,如果你想長期維持在家工作的狀態,請先確保自己能夠規劃時間、維持紀律,這樣才能真正享受這種自由的工作方式,而不是被它反噬喔。
留言
張貼留言
謝謝你點進來看我的文章